海南,這片熱土上孕育了無數英勇的革命先輩,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革命史詩。從艱苦卓絕的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到海南解放,海南人民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紅色精神。如今,我們仍然能從那些曆史遺址、英雄事迹中感受到那種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
為了傳承和弘揚紅色革命精神,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近日開展了“尋訪紅色印記,赓續紅色基因”紅色專題系列訪談活動。旨在通過對話革命後代,深入挖掘海南革命曆史的豐富内涵,激勵廣大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
2024年4月20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特别邀請了三位英雄後代作為首期采訪對象。他們分别是“英雄團長”李賢祥之子李峰、椰子寨戰鬥英雄馮安全之子馮所良、瓊崖革命領導人肖煥輝之子肖明明。他們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和感受,為我們講述那段峥嵘歲月中的英雄事迹,通過紅色精神汲取青春奮進力量。
采訪活動中,李峰、馮所良和肖明明先生分别講述了父輩們為革命事業奮鬥的故事,他們表示将繼續傳承紅色基因,牢記使命。同時,他們也寄語廣大青年學子,要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愛國愛黨,不忘初心。
此次“尋訪紅色印記,赓續紅色基因”系列紅色采訪活動不僅是一次精神文化的傳承,更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瓊崖革命後人李峰、馮所良、肖明明(從左到右)
與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師生合照
在未來,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将持續推出系列紅色采訪内容,以生動的形式展現海南革命曆史的輝煌篇章,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我們期待廣大師生能夠積極參與,共同追尋那些紅色印記,赓續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瓊崖革命後人專題采訪
紅色基因,生生不息。在黨的領導下,無數革命英雄用信仰诠釋了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革命英雄們的崇高使命、價值追求與偉大精神,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财富。
為了更好的牢記先輩的囑托,繼承和發揚紅色傳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特此開展了“尋訪紅色印記,赓續紅色基因”紅色專題系列訪談活動。“英雄團長”李賢祥之子李峰、椰子寨戰鬥英雄馮安全之子馮所良、瓊崖革命領導人肖煥輝之子肖明明受邀作為第一期采訪對象,為我們講述父輩瓊崖革命的峥嵘歲月與紅色精神。
“英雄團長”李賢祥
【幼時孤苦曆艱辛,革命火種心中燃。英勇善戰顯身手,指揮有方立戰功】
紅色名片
李賢祥,生于貧寒,幼失怙恃,孤苦無依。年僅六歲,便為地主牧牛,七載受盡欺淩。苦難磨砺意志,心中燃起反抗之火,為日後投身革命播下火種。1939年,日軍侵華,海南島亦遭蹂躏。李賢祥年僅十五,便響應号召,加入獨立總隊,抗日救亡。
紅色傳承
李賢祥之子李峰先生在采訪中說到,他的父親被稱作英勇善戰的指揮員,他的事迹如同電視劇《亮劍》中的英雄一般,無畏無懼,勇往直前。在艱苦的歲月裡,即使他沒有武裝力量,也敢赤手空拳去奪取勝利。李峰先生分享他的父親李賢祥初上戰場,便展露鋒芒。在襲擾居丁鎮日軍時,他誤聞沖鋒号,孤身沖鋒,竟使敵軍慌亂。後更拾得戰利品滿載而歸,英勇善戰之名傳遍部隊。1942年,他護送幹部轉移,遭遇僞軍圍攻。面對強敵,他臨危不懼,率部英勇抗擊,斃傷敵軍多人,成功突圍。
後作為瓊崖縱隊第五總隊第六團的團長,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率領部隊屢立戰功,為海南島的解放事業鞠躬盡瘁。
李峰先生回憶道:父親在他小時候從未提及那些英勇的過去,但随着年齡的增長,他逐漸從身邊的叔叔伯伯口中得知,他的父親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團長。李峰先生表示,他們這一代人響應黨的号召,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将老一輩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事迹與精神傳承下去,讓下一代了解并銘記這段曆史。
在父親的影響下,李峰先生近年來積極走訪社區與學校,分享紅色故事,發揚先輩精神。他希望下一代能夠以先輩為榜樣,為黨和人民不斷貢獻,通過榜樣的力量汲取前行力量。

李賢祥之子李峰先生講述父親的故事
椰子寨戰鬥英雄馮安全
【農村出身志氣堅,痛恨土豪鄉紳權,建立武裝保縣委,攻打椰子寨顯威】
紅色名片
馮安全,1926年5月帶頭創辦金堆鄉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任農軍隊長。同年8月,馮安全加入中國共産黨,領導農民開展反對土豪劣紳、貪官污吏的鬥争。後參與椰子寨解放等戰争,團結群衆,堅持抗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發動群衆參軍參戰,籌糧籌款支援部隊,捍衛、鞏固和發展解放區。
紅色傳承
馮安全之子馮所良先生說到他的父親農家出身,心懷俠義,為農民打抱不平,痛擊欺壓百姓的土豪鄉紳。1926年8月,馮安全加入中國共産黨,忠誠于革命事業。黨組織派遣他進行軍事進修,增強戰鬥能力。1927年瓊崖“四二二”政變後,他受中共瓊山縣委書記馮白駒派遣,深入各區鄉建立黨組織和革命武裝,保衛縣委。他多次參與戰鬥,襲擊反動民團與叛徒,為革命事業立下赫赫戰功。
馮所良先生回憶道父親給他講過的椰子寨戰鬥的場景,當時父親馮安全被派遣至嘉積鎮進行革命工作,面對我方力量薄弱的困境,他跟随上級審時度勢,改變戰術,攻打椰子寨。1927年9月13日,接近椰子寨時,兩支部隊未及時會合,但父親馮安全所在部隊果斷行動,于十點左右攻下炮樓,解放了椰子寨。這場戰鬥中,父親馮安全對敵人窮追不舍,他感受到了父親作為革命者的英勇無畏。
馮所良先生在父親的回憶錄中看到,他的父親在戰鬥中腳被竹樁貫穿,但在革命群衆的幫助下養傷,繼續為革命事業奮鬥。
馮所良先生說他的父親深受黨的教育與培養,從農民成長為黨的骨幹,對子女教育也非常正派,教導自己不要貪圖享樂,要對黨忠誠,努力學習,為民族和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
馮所良先生也希望我們這代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青年人可以傳承千千萬萬革命英雄的精神,讓紅色印記閃閃發光、讓紅色傳承生生不息。

馮安全之子馮所良講述父親的故事
瓊崖革命領導人肖煥輝
【學生時代志如磐,入黨領兵戰敵頑,教育子女忠誠黨,建設民族國家先】
紅色名片
肖煥輝,學生時代反帝反封建,1926年帶領群衆減租減息反對苛政,1927年入黨後組織武裝鬥反動勢力,後在嘉積鎮、六連嶺等地英勇戰鬥,面對敵人的殘酷鎮壓不退卻、不屈服。他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政策與戰争方針,依靠群衆。後期帶領抗日武裝粉碎日軍的“掃蕩”和“蠶食”,保衛、鞏固并發展抗日根據地,為奪取抗日戰争勝利,創造有利條件。在瓊崖解放戰争中,肖煥輝繼續攻堅克難,不畏險阻,為奪取瓊崖革命鬥争的勝利作出貢獻。
紅色傳承
肖煥輝之子肖明明先生在采訪中還回憶道,他的父親是一個非常節儉,教育孩子很嚴格的人。“家裡的衣服都是穿姐姐留下來的衣服,花花綠綠的,但是我不覺得有什麼,因為父親就是這樣教導我們的”肖明明先生說到,因為父親非常反對鋪張浪費,希望子女從小就養成節儉的習慣。父親也非常拒絕享樂主義,單位上的車從來不讓孩子們坐,“有一次犯關節炎了,我偷偷打電話給父親的司機讓他開車回來接我去醫院看病,父親知道這件事情後告訴我,爬也得爬過去。”肖明明先生說到正是這樣的教育讓他明白了老一代人艱苦樸素的精神,希望當代青年人也可以秉持優良的習慣與作風,在為國家奉獻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肖煥輝之子肖明明講述父親的故事
圖/文:李銳、金慧臣/左嘉玮
初審:張曉涵
複審:崔建兵
終審:韓勝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