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當前位置: 首頁 黨建引領 黨建動态 正文
當前位置: 首頁 黨建引領 黨建動态 正文
    29 2024.11
傳承紅色基因,紮根教育沃土——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開展紅色專題系列訪談之三
日期:2024.11.29 點擊:

2024年11月26日下午,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第七黨支部崔建兵書記帶隊,組織6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走進海口市小精靈幼兒園,采訪工兵17團7連排長陳喜昌之女陳丹鳳,了解她與父親陳喜昌之間的革命故事和紅色基因傳承。

作為革命老兵陳喜昌的女兒,陳丹鳳自幼便受到父親革命事迹的熏陶。如今,她不僅在教育中傳授知識,更通過課堂與活動将革命精神深植孩子們心中,激發他們的家國情懷,堅定地肩負起培養祖國未來棟梁的責任。

陳喜昌的革命歲月:忠誠與擔當鑄就一生

陳丹鳳回憶,父親陳喜昌的革命事迹一直是她生活的指引。陳喜昌,1921年出生于吉林省,1946年投身革命,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在解放海南和抗美援朝等戰役中,陳喜昌屢立戰功。十年的戰鬥生涯中,他擔任過副班長、班長、排長等職務,先後榮立了三次大功、小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和三等功三次。1955年複員後,陳喜昌沒有選擇安逸,而是繼續為祖國奉獻。先後在海南的水産供銷公司和樂東供銷社等單位擔任重要職務。1982年,他被任命為樂東縣商業局局長,直至1984年離休。1985年,陳喜昌去世,享年64歲。父親的一生,始終踐行着忠誠與擔當的革命精神,成為陳丹鳳心中的榜樣。

父親的家書與錢包:革命信念與節儉父愛的交織

陳丹鳳珍藏着父親陳喜昌寫給自己的家書。家書内容簡短,卻字字珠玑,充滿了父親對女兒的思念與對革命事業的忠誠。信中寫道:“請你在外邊工作,必須提高警惕,千萬不可粗心大意。在工作中要有新的成績,克服現狀,在新的形勢下要有新的才能來完成新的偉大任務。”當念起父親的家書時,陳丹鳳不禁哽咽,眼眶中閃爍着淚光,過去的記憶蜂擁而上直擊心頭,這看似一封簡單唠家常的書信,字字不說愛,卻字字飽含父親對自己深沉的愛,滲透着教會自己為人處世的道理,傳授父親那一輩身上堅定的革命信念。陳丹鳳把這份情感與責任感深深銘刻在心,作為自己不斷前行的動力,努力在教育工作中傳承父親的革命精神。

此外,陳丹鳳還清晰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常從錢包裡拿出一毛錢、兩毛錢給她們。這個錢包一直由父親珍藏,直到他擔任局長後,仍然用毛巾裹着它,生活極其節約。每次出差,為了節省差旅費,父親常常帶着鹹魚幹,節約每一分錢。“他常說,國家的錢不能亂花,自己也要做節儉的榜樣。”陳丹鳳眼含淚光回憶道。

父親儉樸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影響了陳丹鳳,成為她内心深處的動力源泉。它激勵她在工作中保持警覺,樹立榜樣,并繼續傳承父親的革命精神與節儉風範。

傳承紅色基因:從小培養責任與感恩

陳丹鳳深知自己肩負着傳承父親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通過自己的教育事業,她不僅塑造祖國的未來,還在每個孩子心中播下革命理想的種子。“無論前方多麼艱難,我都會像父親一樣,堅守初心,勇擔責任。”陳丹鳳堅定地說道。她通過升國旗儀式、紅色主題課程和感恩教育,向孩子們傳遞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陳丹鳳強調:“感恩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說‘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讓他們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都是她傳承紅色基因的機會。她堅信,孩子們從小理解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培養責任與擔當,未來一定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感的社會棟梁。

此次訪談深刻展現了陳丹鳳與父親陳喜昌之間的革命精神傳承,為支部黨員、積極分子學習提供了寶貴的紅色教育素材。通過這一活動,師生們不僅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更激發了他們繼承和弘揚紅色精神、擔當時代責任的決心。

/圖:餘忠浩、李明哲

初審:張曉涵

複審:崔建兵

終審:韓勝丁